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老旧小区污水治理“突围战”

2025-05-1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易舟琴  

5月13日,港北区水电巷19号院内,吸粪车作业响声隆隆,小区排污主管道清理工程正式开工,困扰居民多日的排污管道堵塞、污水外溢难题,在港北区西江街道、石羊塘社区以及小区居民等多方努力下,终于迎来破局。

困局溯源:

老旧小区排污之殇

建于1995年的水电巷19号院是老旧小区,共有9个大院,目前共有540户1620名居民在此生活。作为水库职工集资房,小区自建成起就缺乏专业物业管理,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围绕楼房的那套“高龄”排污系统,让居民忧心不已。

从去年6月起,小区居民向石羊塘社区反映,19号院2幢后方化粪池破损,污水排放不畅。社区干部迅速响应,多次协调相关部门实地调研,但因经费问题,清污工作始终难以推进。

去年7月5日、7日,石羊塘社区两次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商讨解决方案。经商议,决定由2幢36户居民每户集资1760元,用于本幢化粪池、排污排水管道改造及地面菜地清理等工作。最终,32户居民筹得款项56320元。

去年8月,小区申报我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今年1月、2月,石羊塘社区分别向市政协、港北区人大提交关于水电巷小区及其他老旧小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提案和议案。4月9日,水电巷19号院等10个老旧小区被纳入改造范围。考虑到资源合理利用,19号院2幢居民决定暂停自主改造,与其他楼幢居民一同等待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

然而,19号院2幢排水不畅问题持续恶化。去年11月29日,石羊塘社区协调贵港市广耀电力公司义务开挖路面检查主管道淤堵情况,并完成回填硬化,暂时改善了排水条件,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

今年4月中旬,小区居民又发现19号院1幢排水道污水溢出,再次向社区反映。社区紧急召集小区居民代表商议,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但由于缺乏经费,难题依旧无法从根源上破解。

5月1日,港北区水电巷19号院1幢至3幢楼周边排水沟污水不断涌出,在路面形成大片积水,居民进出只能穿雨鞋,出行极为不便。(全媒体记者易舟琴摄)

众筹破局:

居民齐心打响治水“突围战”

5月1日上午,有群众向记者反映,港北区水电巷19号院因排污管道堵塞,出现污水外溢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与出行。记者随即前往现场调查。

“4月15日就发现污水管道有点堵塞,当时还能勉强排水,没想到30日一场暴雨后,化粪池的污水像决堤一样涌了出来。”居民张先生回忆道,“我们试过撬开排污井盖疏通,但管道系统太复杂,最后只能作罢。”

记者在现场看到,1幢至3幢楼周边排水沟污水不断涌出,在路面蔓延成大片积水,甚至漫到楼道阶梯前。居民进出只能穿雨鞋,出行极为不便。随着气温升高,污水散发的刺鼻气味弥漫四周,蚊虫滋生,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5月2日,港北区西江街道和石羊塘社区迅速行动,调配吸粪车、抽水机赶赴现场。工作人员抽排积水,并在排污管内放置一台抽水机持续作业,将污水引入下水道。当天,从粪池清运出3车共计20余吨污水,积水水位明显下降。然而,应急抽水只是权宜之计,5月3日,污水再次积聚。

为彻底解决问题,石羊塘社区党委书记李锐华组织居民代表召开“板凳会议”。会上,居民们一致认为需要重新铺设主管道,但改造资金从哪来?堵塞点又在哪?这些难题让现场陷入僵局。

“虽然水电巷19号院已纳入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后续会进行整体管网升级,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务之急是解决污水漫溢问题。”李锐华提出分步实施方案,“先疏通主管道,清理堵塞物,避免大拆大改。这样既不影响后续改造,还能降低成本,而且先期投入可作为改造基础工程的一部分。”这一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建议,让原本紧绷的气氛缓和下来,也为解决难题找到了突破口。

在这关键时刻,住户钟小英率先表态:“我们3幢有一户人家没交钱,我愿意先帮其垫付!”一楼住户李国奎也积极响应:“我愿意出钱出力!”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发起“众筹改造”行动,一场居民携手解决难题的治水“突围战”就此打响。

5月6日晚,石羊塘社区工作人员进入水电巷小区摸排住户情况,征集群众意见。(全媒体记者易舟琴摄)

凝聚共识:

逐户走访架起信任桥梁

“再往东边挪半米,弯头位置得标清楚。”5月5日,在水电巷19号院,居民张先生踮着脚,紧盯着施工人员手中的轮式测距仪。这位见证小区30年风雨的老兵,此刻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此时,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和施工方组成的“丈量小队”,已在小区里忙碌近1小时。

在核算改造费用现场,社区宣委李佳兴举着手机仔细解释:“2幢和3幢专属管道25米,每米55元;公共管道186米按户均摊……”为保证公平透明,他将每个数字写在纸上,反复与居民核对,最终确认排污管道清理工程总价2万多元,每户只需出资200多元,围观居民纷纷表示愿意出资出力。

这份来之不易的共识,源于石羊塘社区“双管齐下”的努力。5支工作小分队连续48小时轮班,逐户走访120户居民。遇到白天上班的住户,工作人员就晚上8点再次登门;面对心存疑虑的老人,便搬来小板凳耐心沟通,不仅动员集资,还同步推进物业管理委员会筹备工作,挨家挨户登记信息。与此同时,“消杀突击队”背着15公斤重的喷雾器,对污水漫过的区域全面消毒,保障居民生活环境安全。

“为什么不是先成立业委会呢?根据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委员会是在不具备成立业主大会条件或者成立不了业主委员会等情形下成立的,是临时代行业主委员会部分相关职责、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履行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职责、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的临时性机构。”李锐华对居民们说,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组建将弥补业主组织的缺失,是对业主委员会的有效补位。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后,将在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组织业主共同决定有关事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疏通焕新:

管道畅通点亮幸福期待

“终于开工了!盼了这么多天,就希望小区能变得干净又安全!”5月13日,看着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居民张先生难掩激动。这个曾被污水问题困扰的老旧小区,终于迎来了转机。

当天8时,广西疏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专业疏通队伍准时进驻小区。施工人员首先撬开沉砂池盖板,查看管道淤堵情况。施工人员李建运介绍,小区部分排水系统采用露天明管设计,树叶、生活垃圾等杂物极易进入沟渠,再加上雨水冲刷带来的路面淤泥,多重杂质堆积在沉砂池,最终导致排污管道堵塞。“我们会先抽干积水,再用高压水枪清理管道内的淤泥和杂物。后续还会优化管道布局,方便日后维护。”

5月13日,广西疏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专业疏通队伍在清理水电巷19号院排水管道内的淤泥和杂物。 (全媒体记者易舟琴摄)

在清洗吸污车的轰鸣声中,随着一车车粪污和杂物被运走,排污管道原本上涨的污水逐渐下降。当第一股大流量生活用水顺畅流经主排水道时,围观的居民十分高兴。截至当天傍晚6时,施工队共清理粪污、抽水15车,主排水道疏通工作基本完成。

此次疏通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居民的积极配合。截至5月12日,19号院1、2、3幢120户居民中,已有115户缴纳集资款。这些资金将专项用于主排污管道的清理维护。

“街道领导全程跟进,帮我们协调资源、联系施工队,真的很暖心。”居民覃文感慨道。在解决污水问题的同时,西江街道和石羊塘社区正同步推进该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并持续跟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落地。

5月15日,记者获悉,施工人员在清理完排污主管道内的杂物后,深入管道内部,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发现,在江北西路排污管道的主排污口处,存在隐秘工程施工管道横跨在主排污口的情况,正是这一状况导致排水不畅。

“我们不仅要疏通管道,更要引导居民成立业委会,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李锐华翻开走访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的新期待:加装路灯、改造车棚、规划绿化带……这份“幸福清单”,正指引着水电巷19号院从老旧小区,逐步迈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未来。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