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敢拼才会赢——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陈洪(一)

2022-11-2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梁启勇  

一个人一旦成了“名家”“专家”,各种事务便纷至沓来,应接不暇,时间往往由不得自己控制。陈洪负责重大要案件侦破工作,又是一名办案专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案件现场,几次约访都因有重大要案件急需赶赴现场而失约。近日,陈洪回局里开会,记者才有机会听他细说成长的历程、破案的艰辛,分享破案的快乐。

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

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1992年,陈洪参加公安工作,被分配到桂平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血气方刚,遇事容易冲动、出错,陈洪也不例外。一天,陈洪第一次跟随民警到现场办理一起入室盗窃案,当时嫌疑人已被控制,2名老民警在勘查现场,陈洪看押嫌疑人。期间,嫌疑人说尿急要方便,陈洪同意了,但警惕性不高,让嫌疑人逃跑了。另一次也是看押嫌疑人,嫌疑人说手铐太紧了要求松一些,陈洪有恻隐之心,帮嫌疑人放松了手铐。结果,嫌疑人趁民警不注意逃跑了。又有一次,陈洪与同事在出警处置一名持刀闹事的精神病人时,一到现场就冲上去夺刀,被所领导批评不讲策略、不讲团队协作配合。

这几件事对陈洪触动很大,教训深刻。他诚恳接受批评,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以致用,很快成为所里的业务骨干。1994年的一天晚上,辖区一家诊所遭犯罪团伙入室抢劫,医生被捆绑,性质恶劣。陈洪和同事废寝忘食,连续八天八夜调查取证,但局限于当年办案条件,案件侦办没有取得进展。陈洪意识到,歹徒作案手法相当娴熟,一看就是惯犯,如果一日不除,将有更多的群众受害。回想受害人被捆绑在现场奄奄一息的场景,陈洪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根据歹徒熟悉诊所周边环境的特点,判断歹徒经常在现场周边活动,便积极争取受害人配合,在受害人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带着受害人在现场周边街道便衣巡查,决心把歹徒揪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一名嫌疑人终于出现,受害人远远就认了出来,向陈洪使了个眼色。在贴近嫌疑人的瞬间,陈洪一招擒拿术将嫌疑人抓获。根据这名嫌疑人的供述,另外4名嫌疑人相继落网。这是陈洪入警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战斗。

经过多年的磨炼,陈洪变得更加成熟,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思考总结,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破案天赋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在派出所工作期间,他曾多次以派出所副所长和指导员的身份被抽调到刑侦大队参与大要案的侦破,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陈洪办案专家的头衔,就是在一个个命案侦破中磨炼出来的。

2000年,桂平市发生一起惨案,一名从某医院退休的干部林某一家4口被人杀害沉尸西江,15万元存款全部被冒领。这起案件的侦办几经挫折,历时三年,陈洪参与了后阶段的线索排查。案发当晚,受害人林某的手机打过南宁市一家饭店的电话,专案组曾经多次派人核查这条线索,都没有查到这个电话打给谁,指挥部要求重新核查这条线索。作为核查组一员,陈洪另辟蹊径,和专案组另外2名民警从排查在饭店工作或在饭店周边活动的桂平籍人员入手,寻找案件的突破口。陈洪了解到,当地派出所的一名副所长和几个老治安队员非常熟悉辖区情况,便多次登门拜访,请求帮助排查桂平籍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一名姓蒋的桂平市麻垌籍有前科男青年浮出水面。经查,蒋某就是用受害人林某手机打电话的嫌疑人。2003年7月14日,专案组在四川省将蒋某抓获归案。根据蒋某的供述,专案组又成功抓获另一名嫌疑人,案件告破。此役,陈洪初露头角。

2004年10月,陈洪被调到贵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工作,2017年6月被任命为刑侦支队副支队长,负责重大要案侦破工作。他深知自己肩上扛着责任和使命,无论是“命案攻坚”“扫黑除恶”,还是“打击枪爆”,每次专项行动都有他的身影,从不缺席,侦查破案路上既是指挥员又当侦查员。长期在基层一线与刑事案件打交道,他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案件中的细节有敏锐的洞察力,注重求证,常常在细微之处找到案件侦破的关键点和关联点。

小游戏巧破重大命案

2017年2月25日,平南县平山镇七新村10岁小女孩李某被人杀害藏尸该村一间茅草屋里,一把带血柴刀被丢弃在尸体旁边。死者衣着完整,没有被性侵迹象,死者家境贫寒,家人为人善良与人没有怨仇。由于现场遭到人为破坏,遗留现场的柴刀经自治区公安厅、公安部以及多个省权威“实验室”检验均未能检出有价值的痕迹。这种杀人动机不明、难以定性的命案显得尤为复杂,期间一些领导、命案侦破专家前往一线研究会诊,案情均未能取得突破。

案子不破,誓不罢休。陈洪接手该案后,将行李搬到村屯和群众同吃同住,一边调查一边思考。在观察中,陈洪发现村里的小孩对自家的生产工具都很熟悉,一个大胆的想法掠过脑海。

9月14日,天刚刚亮,陈洪带领专案组民警来到案发现场的村屯,待小学生都上学后,带着大家进到各家各户,把各家的农具和柴刀做好编号标记后,全部收集起来拿到学校,并将现场遗留的那把凶器柴刀也做好编号标记混在其中,然后和案发现场村屯的每个小学生都单独做了一次“找自家刀具、农具的小游戏”,看谁能说出自家刀具、农具特征,并从这批刀具、农具中找出自家的工具。一个名叫李某某的小女生做“游戏”时,一眼认出那把木柄粗糙的柴刀(现场遗留的凶器)就是自己家里春节后丢失的柴刀。

陈洪巧妙运用“小游戏”,很快就揪出了真凶。李某某的哥哥是一个长期沉迷于玩“王者荣耀”游戏的14岁中学生,因与小女孩抢手机玩游戏不成后,将她残忍地杀害。

洞察秋毫定乾坤

在案件侦破的关键时刻,陈洪总能保持定力,坚持己见,为案件侦查确定方向,少走弯路。

2016年11月5日,有群众在港南区瓦塘镇郁江江面发现一具男尸,经勘验,尸体的脖子及胸部有红色尼龙绳缠绕,两绳子末端各绑着一块水泥砖,尸体这端与另一端之间的绳索有2米多长。

这是一具无名尸体,要破案首先要确定尸源,而要查明尸源,找到抛尸地点是关键。在案情分析会上,专案组多数人都认为凶手杀人后用船只把尸体运到江中抛尸,调查重点应该放在有船只的人身上。陈洪认为是桥上抛尸,理由是如果尸体同时绑两块水泥砖太笨重,一个人抱不起来;如果只绑一块,又达不到沉尸目的。所以,凶手只能把两块水泥砖分开捆绑,如果凶手只有一人,他只能把尸体运到桥面,先把一端往下抛,然后才抛另一端。如果用船抛尸,没必要在两端之间留2米多长的绳索,而且只有高速公路的桥梁才符合抛尸条件。陈洪的意见很多人反对,前来会诊的专家也持反对意见。

为慎重起见,陈洪对自己的判断反复推敲论证,最终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他力排众议,以理服人,最终说服大家统一了意见。根据陈洪的分析推断,专案组调整了方向,通过视频追踪核查高速公路上的过往车辆,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黄某。黄某是港南区木梓镇人,南宁市某公司武鸣项目部经理,因与四川籍包工头唐某有经济纠纷,便以结账为由将唐某骗上小轿车,并将其杀害于车内,然后在兴六高速公路瓦塘郁江大桥上抛尸。

陈洪能从一根绳索判断出抛尸环境,也能从现场一把丢弃的铲子判断凶手另有其人。

2017年3月,平南县大鹏镇一名70多岁的阿婆被人杀害埋尸在一间茅坑里,死者住房有入室盗窃痕迹,民警在茅坑旁边一间牛栏的阁楼找到了一把用来埋尸的铲子和一张席子,两样东西都是死者家里的物品。

当地警方了解到,受害人子女不在家,独自一人居住,平时经常有一名年近80岁的单身男子到受害人家里看电视。经查,这名单身老人有劣迹,精神有障碍,被列为嫌疑对象。在审讯中,老人一口承认是自己杀害了阿婆,但口供与现场没有关联。作为专案指挥,陈洪重新勘验了现场,发现牛栏的阁楼太高,靠窗下方的墙壁有一处小蹭痕,一名年近80岁的老人作案后是无法用脚蹭墙跃起将铲子和席子丢到阁楼上面的,凶手一定是年轻人。根据陈洪的判断,专案组重新调整侦查方向,查明是16岁的青年男子张某入室盗窃被发现后杀害了阿婆,并在张某家中搜出了血衣。

严谨、执着、不枉不纵、忠于法律、勇于担当和善打硬仗,是陈洪的办案风格。负责命案侦破工作以来,陈洪组织、指挥侦破了一批重特大命案,为全市侦破命案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以来,贵港市命案现案已经持续保持8年全破,近4年命案侦破工作绩效考评排名全区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