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市农投集团:打造现代农业“引擎” 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2024-05-2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贵港讯 “市农投集团自组建以来,始终秉承‘助力乡村振兴’使命,立足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高质量统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突出做好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只有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了,才能带动更多群众稳定增收。”近日,贵港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农投集团”)党总支部书记、董事长陈新汉说。

近年来,市农投集团强化党建引领,积极立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科技赋能,围绕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紧扣市委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以改革促进转型、以创新引领转型、以市场化助推转型,突出产业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2023年,市农投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9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净利润18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市农投集团积极践行“土地整治+”理念,打好农业产业链发展基础。按照“土地整治+生态保护”模式,通过对田、水、路统一规划,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2023年,共完成土地流转9500多亩,约1.2万亩完成项目工程招标并新开工建设,完成施工约1.5万亩,13个项目报备入库,获得补充耕地指标8685亩,粮食产能220.8万公斤,综合价值约14亿元。按照“土地整治+现代农业”模式,市农投集团引进了内蒙古涉晰农业等5家现代农业种植公司,利用土地整治流转的土地开展2万多亩规模化种植,种植包括水稻1.5万亩、炸片马铃薯4500多亩、西红柿和辣椒等新的品种600多亩,2023年通过发展农业产业种植为辖区群众提供约8万人次的就业岗位,实现经济产值7000多万元。另外,按照“土地整治+乡村建设”模式,该集团在项目区对灌溉与排水、道路工程、乡村风貌进行改造,新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2023年,实施项目区共修建改建农用道路42条、总长17.08公里,修建水渠88条、总长3.87公里,修建村民活动广场和篮球场等休闲场所,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提升农产品转化率,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该集团围绕产业集群,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通过引进农业高标准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在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建设占地约20亩的稻谷烘干厂,其中包含预冷保鲜库、粮食烘干塔、粮食仓储库、粮食晒场等,年经营利润约2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打造农特产品区域品牌。市农投集团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全力支持全市农特产品、富硒产品的宣传推广,通过“党支部+电商+帮扶车间+合作社”的方式,整合全市三区两县市获得扶贫产品绿标认证的70多家农户、合作社、企业的近1000个优质农产品品种资源,通过建设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广泛动员各单位、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2023年建成贵港市消费帮扶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销售主打具有贵港特色和优势的富硒、荷系列等农产品,以提高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努力搭建产、供、销体系完善的富硒产业链,搭建贵港富硒小龙虾产品销售网络,将贵港特色农业品牌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市场。截至目前,市农投集团通过各渠道实现消费帮扶销售营业额2000多万元,带动脱贫人口增收、上下游企业受益、消费者获得实惠,形成多方互利共赢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助力发展提质增效。市农投集团坚持项目思维,将盘活存量资产工作与项目招引、项目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资产综合开发利用,依法依规合理调整规划用途和开发强度,2023年,该集团根据现有条件,因地制宜、一项一策,开发了贵港市消费帮扶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项目、夜色经济“不夜城”项目、苗圃安置留用地停车场改造项目等,盘活土地约23亩,每年增加收入约220万元。

推进油茶良种培育基地建设,打造林业产业发展新亮点。市农投集团围绕农业产业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目前已有经济林3850亩,挂牌销售林木1600亩,创收674万元。为响应自治区油茶“双千”计划,该集团通过科技支撑,筛选出适合贵港区域种植的油茶“岑软”“香花”系列优良品种,实现油茶苗木培育良种化、标准化,有力提升贵港油茶产业竞争力。2023年,市农投集团共投入60多万元开展20万株油茶良种壮苗培育,培育成功后,产值可达100多万元,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