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目前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之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死亡率很高,经积极治疗后仍有30%—50%的幸存者会出现迟发性脑病。冬季快要来临,为了避寒取暖,很多家庭会把卧室、厨房、浴室等门窗密闭,甚至在密闭的环境下用炭烤火,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的炭烟,所以每年的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卧室、厨房、浴室乃至汽车等是一氧化碳中毒易发区,一定要注意多通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如果一旦发现身边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要学会及时和科学施救,莫让悲剧上演。
一、一氧化碳是如何致人中毒的?
一氧化碳的毒性主要是其扩散至红细胞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约200倍,一氧化碳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后即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无法正常进行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人体吸入后很难觉察,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症状有什么表现?
1.轻度中毒: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若迅速打开门窗,脱离现场抢救可较快苏醒。
2.中度中毒: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3.重度中毒: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在50%以上,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并出现大小便失禁、全身软瘫,皮肤由樱桃红变为灰白或紫色,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包括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去大脑强直、继发性脑病)。
三、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急救?
1.立即开门窗流通空气,关闭煤气等,同时呼叫120或立即将患者送到就近的医院救治。
2.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3.松解衣扣,使患者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若发现患者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并将患者头偏一侧。
4.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有条件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6.对昏迷或有抽搐者,可在头部放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四、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
1.冬春季在室内使用煤炭、木炭取暖时应开启排风扇,门窗不得完全关闭。不得在无通风条件的室内使用煤炭或木炭取暖,门窗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
2.购买燃气、煤气热水器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燃气器具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
3.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不要开着空调在汽车内睡觉;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使用空调;在行驶中,也应经常使用外循环,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驾驶员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4.有条件时,应在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气体的生活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