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平南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蔡东华给燕湖派出所“可勇调解工作室”调解员许可勇颁发了平南县公安局“党风政风监督员”证书。这是继2022年7月被自治区公安厅聘为广西公安系统党风政风监督员和公安民警依法执法法律援助团顾问后,许可勇除了调解员的身份,又多了个社会职务,“可勇调解工作室”这个“金字招牌”产生了蝴蝶效应。
“可勇调解工作室”是贵港市首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派出所调解室,是燕湖派出所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经验做法。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总体要求。如何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位于平南县城区中心的平南县公安局燕湖派出所多措并举,以“警调衔接”“律师指导”“民调入所”等方式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在此基础上,燕湖派出所专门聘请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曾获得“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平南县信访局原局长许可勇到该所担任调解员,成立“可勇调解工作室”,警民联动化解辖区矛盾纠纷。2020年10月初,从平南县信访局退休的许可勇应邀到燕湖派出所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同年10月27日,燕湖派出所“可勇调解工作室”揭牌成立。
“可勇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疑难纠纷案件,在实践中发挥着“矛盾纠纷消化器,平安和谐润滑剂”的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平南县一位老中医在桂平市开诊所,前几年借钱给村里的兄弟王某,借款到期后经多次追讨未果,诉至法院。后经法院判决对方还是不还钱。老中医得知燕湖派出所成立“可勇调解工作室”,便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求助。许可勇了解情况后,建议老中医通过民间手段来解决,可以找村里有威望的族人或理事会出面给王某施加压力,如果王某不还钱就根据相关村规民约处罚。最终,王某迫于压力,还钱了。这是“可勇调解工作室”成立后调处的第一起纠纷,首次调解获得成功。
调解纠纷不是光出点子、动动嘴巴解答群众的疑问这么简单轻松,更多的是用心用情同双方当事人沟通,用诚心耐心讲法说理促和解。
郭先生与黄女士是楼上楼下的邻居,郭先生家的卫生间漏水,黄女士多次与其交涉,希望解决漏水问题。郭先生认为,这是开发商的问题,应该由开发商来解决。协商无果,双方矛盾升级。情况反映到“可勇调解工作室”后,许可勇和燕湖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经过多次登门做思想工作,成功说服郭先生处理漏水问题。同时,许可勇和民警发现该小区因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导致许多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随后,许可勇和民警联系社区干部召集业主代表开会,商议物业进驻事宜。困扰业主多年的揪心事烦心事在许可勇和民警的协调下,得到圆满解决。
“这件事弄得大家很不愉快,很心烦。没想到派出所接到我们反映后如此上心,感谢‘可勇调解工作室’帮我们解决了‘老大难’问题。”黄女士感激地说。
“自从有了‘可勇调解工作室’,辖区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解决,民警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办案。”燕湖派出所所长林文彬介绍说。云南一对夫妇自驾到平南旅游,入住某酒店,第二天发现停在酒店停车场的汽车车顶有油漆,便要求酒店老板赔偿损失。老板以自己酒店没有进行装修为由拒绝赔偿。燕湖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许可勇和民警一起赶到酒店,通过现场走访得知是酒店隔壁一家门面装修造成油漆掉到汽车车顶,便召集三方商讨赔偿事宜。最后在许可勇和民警的调解下,酒店老板和隔壁门面老板同意赔偿2000多元。签订协议时,这对云南夫妇对燕湖派出所出警快、受理快给予肯定,并对“可勇调解工作室”的公正调解表示十分感谢。
“可勇调解工作室”经过两年多的“开门营业”,名声已在全县打响,成了信访维稳的“金字招牌”,业务范围辐射到周边的乡镇。去年两会期间,平南县某镇一户人家因拆迁补偿问题得不到解决扬言上访,镇村干部怎么做他的思想工作都无济于事,最后镇村干部想到了“可勇调解工作室”。经平南县公安局同意,许可勇和民警一起出马,经耐心细致做工作,终于促使其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
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许可勇和民警忙碌的身影。“可勇调解工作室”从2020年10月成立至今,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