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竞技体育“桂冠电力杯”游泳比赛在市体育中心游泳馆落下帷幕。比赛中,贵港市代表队的方程程表现抢眼,年仅11岁的她首次参加大赛便勇夺2金2银3铜共7枚奖牌。
方程程取得佳绩的背后,不只是自己努力坚持的结果,更离不开支撑她梦想的父亲方裕新。
方裕新本是生意人,当他发现女儿喜欢游泳后,曾是专业游泳运动员的他果断转移自己的工作重心,给女儿当起了教练,专心培养和教育女儿。作为教练,方裕新对女儿严格要求;作为父亲,他关注她的每一次成长。父亲的陪伴和教育,使方程程在辛苦和枯燥的训练中坚持下来,变得自信阳光,在比赛中摘金夺银。
或许方裕新的“养女秘诀”没办法被所有人复制,但其中的理念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父亲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父亲的陪伴和教育,对孩子在个性发展、性别意识和体格发育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家庭里最直接模仿对象,所有关于男性的行为都源自父亲,如果家庭中父亲缺位,男孩可能会缺少男子汉气概;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教给她勇气和力量,碰到困难不气馁以及逻辑思维方式等。健康的家庭,父亲积极陪伴、教育孩子,会让男孩更有男子汉气质,女孩则会变得更加坚强和果敢。
当前,网络上,从“父爱‘如山’,一动不动”(就是叫父亲带娃,干活,动都不动一下)到“丧偶式育儿”的调侃,说明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的现象普遍存在。按照传统观念,大多数父亲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自己只要赚钱养家就够了。殊不知,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教育,会导致孩子与父亲关系疏远,也不利于孩子塑造健康人格和阳刚之气。
父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替代的角色,想要把孩子教育好,父亲不仅不能缺席,还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作为父亲,他注重家教家风,用心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又用发愤苦读、以身作则为示范,对苏氏家族形成雄健的家教风格,也对苏轼、苏辙的人格影响深远,最终成就了闻名天下的“三苏”。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发现女儿是摔跤的好苗子,用心教育、培养女儿,最后两个女儿走上了一条和印度传统女性不一样的励志之路。方裕新的“育女”之道,可以当作是《摔跤吧!爸爸》的翻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用心的父亲,会想办法平衡事业和家庭,营造亲情与陪伴,就像方裕新一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好父亲的角色,用担当、自信的正面形象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