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大管家”期待更多的“韦筱圆”丨追光区运会②

2022-11-14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记者:覃江宜/文 邹财麟/图    网络编辑:周霞  

作为广西竞技体育的“大管家”,自治区体育局竞体处处长杜雪峰从1996年就开始参与区运会的组织工作,从金牌战略到全民健身,从手写赛程表到电子化编程,他亲历了广西体育的诸多变化。通过他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生动的全运会。

见证赛场点滴变化

11月12日上午,在接受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杜雪峰正准备前往赛场巡视。自1996年在柳州举办的第8届区运会起,他就出现在不同比赛的场边和幕后,见证了区运会的种种变迁。

比如,印象最深的是一开始老同志们都还在用刻蜡板画赛程表,编排都是纯手工的技术活。从2000年的第9届区运会起,电子化应用一点一点渗入赛场,大大解放了人力。当然,为赛事服务的人更多了,因为比赛本身也在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过去二三十名裁判就能负责一场大赛的执法工作,现在动辄五六十名,职能分得更细了。

▲杜雪峰。

区运会是年轻选手的试炼场,来自广西各个专业运动队的教练员们有一项规定动作,到现场去担任裁判、仲裁等不同角色,目的就是“选秀”,通过比赛发现一些好苗子。

有趣的是,历年来都有不少区外的“星探”闻风而至,到区运会上发掘新人。为了防止过度的“挖墙脚”,自治区体育局近些年也特别注重人才保护,完善运动员注册机制,往往区运会一结束,不少项目名列前茅的各地市队员就被集中到南宁集训,让广西队教练优先录取。“过去留住人才,我们往往要靠以情动人,‘你是广西人,你要为广西争光’。现在,广西运动员各方面的待遇逐步提高了,很多有天赋的孩子愿意主动留下来。”杜雪峰说。

区运会是个风向标

面对有史以来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区运会,很多年轻人一眼看到了重点,马术、霹雳舞、皮划艇、冲浪、空手道、攀岩、中国式摔跤、击剑、轮滑9个新兴项目是首次登上区运会舞台,这也是区运会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迎新,不单单是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大众体育和时尚运动拥有越来越多的表现机会。

杜雪峰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创新,而是顺势而为的接轨,因为包括奥运会在内,传统体育大赛正在向新兴运动敞开大门,冲浪、霹雳舞、滑板就是这样一个个成为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所以广西竞技体育也要主要拥抱变化,“区运会设项是一种风向标,让比赛成为一种杠杆,撬动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据介绍,目前自治区体育局广泛与各地市人民政府、企业和俱乐部,采取共建运动队的形式,开展新兴项目的推广。在区运会赛场,这些新兴项目也开始成为各个代表团的“兵家必争之地”,竞争态势逐步升温。杜雪峰对此乐见其成,因为他知道才华横溢的少年们,最终也可以成为广西竞技体育的“生力军”。就像在上届全运会的赛场上,第一个为广西代表团斩获奖牌的,就是滑板姑娘兰俊宜。

韦筱圆破茧成蝶的背后

眼下广西体育的热点人物是韦筱圆,这位南宁姑娘刚刚在2022年体操世锦赛上卫冕了高低杠金牌,而她同样是通过区运会等赛事一步步走向国际赛场的。杜雪峰回忆说,如今大放异彩的韦筱圆,最初并不算抢眼,她也是通过了卧薪尝胆的努力、广西体操不断的力挺,才慢慢破茧成蝶的。

韦筱圆是励志的榜样。体操复苏是广西竞技体育近年来的爆点,摔跤、田径和举重都有亮点,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项目则需要新的突破点。如何布局,怎样谋划,很多的伏笔都埋在区运会里,“现在区运会也在不断改革,(从年龄组别来说)不再追求大而全,我们更多考虑到梯队的建设,区运会选拔出的好苗子,是不是就是真正能够马上就输送到我们的梯队中来。”杜雪峰说。如何不断为体育发展事业补充新鲜血液,如何更好地慧眼识英雄,将一直是这群专业体育人思考的命题。

区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