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市在桂平市大藤峡开展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来自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的20名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参加了活动。
当天,小记者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藤峡,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穿戴好小记者马甲,安静地听活动相关负责人讲述注意事项、流程等。在启动仪式上,小记者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相关情况介绍,认真做好笔记,并表示学到了许多生物多样性的“干货”。
什么是增殖放流?为什么要开展增殖放流?带着这些疑问,小记者们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分别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南木江景观湖、仿生态鱼道,以及大藤峡鱼类增殖站、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等场所,学习了解珠江流域鱼类繁殖、水质监测、鱼类保育研究等相关知识,并实地参观室外鱼池、开口苗培育车间,了解培育鱼苗的过程。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向讲解员提问,得到解答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通过实地参观和参与增殖放流活动,我认识了很多水生生物,而且明白了增殖放流可以丰富江河鱼类种群,保护水生态平衡,以后我将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爱护、善待水生生物,保护生态环境。”小记者吴安琦说。
学习了增殖放流相关知识,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增殖放流区域,有序排队等待工作人员分发鱼苗。小记者们拿到装满鱼苗的水桶后兴奋不已,将一桶桶鱼苗倒入坡面。伴随着“哗啦啦”的水声,一尾尾小鱼沿着坡面欢快地跃入水中,游向更广阔的水域。据了解,本次活动共放流70多万尾青、草、鲢、鳙“四大家鱼”。
“今天我收获很大,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更加坚定了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我要让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保护水生生物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小记者赖宏铭说。
小记者采访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干部。(杨小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