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心圆小记者 > 小记者作品

弦上山水,人间冷暖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

2021-06-09   来源:   网络编辑:邓双   作者:陈丹阳  

一曲《寒鸦戏水》如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也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又似薛涛的浣花小笺,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地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把你带到远古……

自从第一次接触到古筝,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我轻轻摩挲古筝底板木纹紧密的桐木,棕红色的琴身闪闪发亮,边板、琴头、琴尾紫檀木上雕刻“丹凤朝阳”的花纹。筝面置弦,设有上扁下圆锥形弦轴,钢丝尼龙丝弦缠绕在弦轴上,由细到粗整齐地排列着21根琴弦,用手轻轻一拨,就发出像流水一样清脆的声音,真是美妙极了!风轻摇,灯昏黄,微光下的古筝古朴典雅,隐约可闻檀木的幽香。

教我古筝的老师曾说:“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弦上山水,人间冷暖。”那一曲曲悠扬如诗般清新的曲韵,似乎带着青青翠竹般的灵气,夹着淡雅如兰般的清香,携着傲然不群似的梅芳,凭着飘然若云般的菊味,缱绻着从自然而来的气息,仿佛天籁。那弄琴者,信手拨弹,从容典雅,声声清新的音符从指尖泻出,凉凉的,穿越时空,使你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流露。

我曾沉醉于筝曲《渔舟唱晚》。曲子是古筝家娄树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改编的,据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螽之滨”的佳句的标题。《渔舟唱晚》意在描绘夕阳西下之际,碧波万顷的湖上,渔民们泛舟而归,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旋律优美、流畅、素雅、恬静、脍炙人口,韵味醇厚。舒缓优美时是一幅夕阳西下一片碧波万顷的水上美景;波浪起伏的快板,是渔翁在水上奋力捕鱼。乐曲的高潮过后,又采用轻柔的结尾,把人们带到了晚霞辉映水面,渔船满载而归的诗情画卷。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美的时刻,满载着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

筝琴韵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又恰似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奔涌的小溪,流淌在山间,溅出美丽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高歌着。筝声急,则若急雨敲阶,筝声缓,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飘逸时,会使你仿佛看见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着飞旋的衣袂与玄妙的身姿。

古筝它演绎了古今多少传奇,它熏陶了一代一代的古筝爱好者。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的艺术者走进它的灵魂世界,与它共鸣,与它共慰,与它共进。

(作者:港北区新世纪小学   陈丹阳)

(此作品荣获贵港市第二届“小荷尖尖”青少年新作文大赛小学组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