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广西壮族同胞们也迎来了一个传统盛大的节日——三月三,也叫上巳节。
往年三月三遇上赶圩日,妈妈都会带我回外婆家,去三里镇的义渡桥那看村民们对山歌,由于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们只能在家里过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特有的节日,每家每户都要蒸上五彩糯米饭。今年我家也不例外。奶奶提前几天就准备好做五彩糯米饭的原料了,有枫叶、黄花、染饭草、糯米……
三月初三,一大早我就让奶奶教我如何做五彩糯米饭。奶奶说:“做五彩饭,首先要准备各种颜色的水,这是很关键的,否则就蒸不出漂亮又好吃的五彩饭了。”我看见奶奶把之前用水煮过的枫叶水倒出来,先过滤,再用手搓,如此反复过滤,最后像墨一样黑的水就准备好了。接下来是染紫、红色的染饭草,先用水煮,再用手搓,如此反复几次,最后过滤。最容易做的是黄颜料的水,先把黄花放到水里煮几分钟,再倒出过滤就可以了。最后奶奶把煮好的水分别放在不同的盆里,倒进糯米进行浸泡。就这样,蒸五彩糯饭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奶奶说:“不同颜色的水要浸泡糯米四五个小时后再加上油盐蒸熟,就算大工告成了。” 奶奶一边教我还一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三月三的故事: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有一年的三月初三,趁着刘三姐在山上砍柴的时候,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就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蒸上五彩糯米饭,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下午六点晚饭时间到,我一进家门就闻到浓浓的香味,原来五彩糯米饭做好了。妈妈拿来大圆盆,把热乎乎的,香喷喷的彩饭按不同颜色摆放在圆盆里,不一会儿一朵美艳的花盆就拼成了。粉的如霞,黑的如墨,黄的像金子,紫的如葡萄,白的似玉,很是漂亮。我看的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拿来碗开吃起来。
今年的三月三,我真开心,我不但学会了如何做五彩糯米饭,还了解了刘三姐,她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中心小学 三年级(2)班 陈飞贝
指导老师: 黄秀丽 覃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