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进的源泉。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就有春节这个节日,我又把它称为过年,也就有了年夜饭的说法。当天晚饭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烟花鞭炮声在这一夜中久久不能停息,祝福人们岁岁平安,美美与共的生活年年有余。
到了正月初一,我们小朋友来到大人身旁开始传统的拜年仪式,送祝福,道吉祥,讨吉利。大人们纷纷拿出压岁钱,让孩子们高高兴兴。这样的优良传统让家人团结,增进亲情,和睦相处,世代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不但在中国传承,而且传到了国外,向世界传递着吉祥与喜庆。
我国还有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气,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确,这是个令人悲恸的节气,是祭拜祖先的节气,富有传统文化特色。按照习俗,扫墓前,先给祖坟除杂草修坟培上新土,折些嫩绿新枝插在坟帽上,然后摆出五花饭,酒肉果品,纸钱纸衣,上香点香,然后叩头行礼祭拜祖先,听大人讲有关祖先生前的经典故事或成就,片刻之后,再将纸钱纸衣焚烧化为坟墓新土,礼节才算结束。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节,人们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民间习俗活动。相传清明节要寒食禁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个节日既有人们与祖先生死离别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中国还有端午节,广西还有三月三,这样的民族传统代代相传,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又增进了民族团结,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力量。
作者:覃塘区五里一中七年级1903班韦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