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心圆小记者 > 小记者作品

仰望星空 心存敬畏——读 《流浪地球》 有感

2019-05-16   来源:   网络编辑:邓双   作者:蒙仁嘉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流浪地球》的开篇没有华丽的辞藻,仅是将我们常见的事物用平实的语言串联起来,就为全文蒙上了一层略显哀伤的色彩。“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是的,小说中的人物远没有我们幸福: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将失去世代栖居的家园。

家园,一个看似平凡却又最触动人心的词。对我们来说,家园就是一幢幢普通的房子,门前有普通的院落,也许还栽着普通的桂花。我们在普通的院落里过着普通的生活:春日,我们读书;夏夜,我们望月;金秋,我们赏花;深冬,我们温酒。然而,就是这样普通的生活,《流浪地球》里的人因氦闪而不得不放弃,不得不颠沛流离。在《流浪地球》里,小学生观看日出,会恐惧得手心出汗;大人们到达地球表面,得穿防护服。看到这里,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那么的渺小,人类是那么的微乎其微。书中有这样一个问答触动我心:“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堵墙是什么?”“死亡。”我认为这个问答无不显示着我们的渺小。是的,人类真的很渺小——渺小到无法将我们存在的迹象告知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生命。

然而,在地球上,有些人却狂妄起来,自以为叩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就可以充当地球的主人,任意做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殊不知,当我们侵犯到自然界时,自然界会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将我们摧毁。如果有一天,因我们狂妄自大的心,将不得不带着地球去流浪,连春夏秋冬都无法感受,那是怎样的悲哀?科幻小说的意义之一就是提醒人们要承认自身的渺小,提醒人们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客观地去思考自身和宇宙的关系。

我想,我们应该常常仰望星空——看到繁星闪烁、璀璨银河、无垠宇宙,反观自身的渺小。只有认识到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才能更好地懂得敬畏——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宇宙。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心有敬畏,才能无畏。敬畏与无畏并存,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索未知、开创未来!

【贵港高中叶翠翠老师点评】作者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敏锐抓住《流浪地球》中展现的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特点,引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由此关注到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得出结论:“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心有敬畏,才能无畏。敬畏与无畏并存,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索未知、开创未来”。文章言之有物、立意深刻,语言虽不华丽,但给人启迪,催人警醒,有作者独特的思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来源:贵港日报  贵港市高级中学高一 1801 班   蒙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