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焕珺
个人简介:
我叫赖焕珺,现在是港南区第一小学六(4)班的学生,也是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加入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团这个大家庭,让我受益匪浅。
加入了童心圆小记者团后,我不仅交到了许多兴致相投的朋友,还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技巧。闲暇之余我总会提起笔,写下自己在户外研学时的感想,或者写下自己当天的收获。我在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团举办的写作周末班中收获了丰富的写作知识。
我们去过茶香四溢的茶园,并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覃塘毛尖茶;也乘坐过“海巡1012”,在宽阔的郁江上乘风破浪;还化身当过一名任劳任怨的“小农民”,在农田里获得了收割稻谷的喜悦……每一次研学,都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加入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团学习的日子里,我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2020年暑期班,赖焕珺在认真写作文。
△赖焕珺(左一)在2020年暑期班学习播音主持。
△赖焕珺(右)在2020年暑期班获得“优秀学员”荣誉。
△赖焕珺(左二)参加华泰纸箱怪兽艺术活动。
△赖焕珺(右一)参加行走的课堂:我是小小制茶师活动。
△行走的课堂:我是小小制茶师活动中,赖焕珺(右一)在学习炒茶。
△赖焕珺(右一)参加行走的课堂:我是小农民活动。
△赖焕珺参加行走的课堂:探索自然的奥秘活动。
△赖焕珺在小记者社会实践基地永和书院学习古琴。
△赖焕珺参加行走的课堂:体验科学的乐趣活动。
△赖焕珺在户外摄影课学习摄影。
△赖焕珺(中)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学习采访。
△赖焕珺(右)在贵港日报社直播间。
△贵港日报2020年度十佳小记者赖焕珺通过学校广播站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
习作展示:
我是“小农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民的生活写照。我今天变成一个“小农民”,跟随贵港日报社的记者们一起去体会农民的辛劳。
经过 40 多分钟的车程后,我们满怀激情地来到石卡镇福龙村。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脚下好像生了风似的,走得又快又有劲。
我头顶太阳,脚踩大地,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稻田。一眼看去,金黄的稻田,仿佛就像金黄的海洋,忙碌的农民就像海里的鱼儿;再一看金黄的稻田又像一张地毯,给人们带来了秋意。 在周伯伯的细心教导下,我们渐渐明白了割稻谷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也开始对接下来的割稻谷期待起来。
很快,就要开始割稻谷了,我戴好手套,手握镰刀,全身武装。我走进稻田里,左手抓住稻秆,右手握好镰刀,看准部位之后,一刀下去。“喀”的一声响之后,稻秆就被割断了,嘿……稻谷就被我割好了。你还别说,我这模样还真像个“小农民”呢。由于掌握好了诀窍,我便一发不可收地割下去,割得不亦乐乎。割稻谷看似简单,却是很辛苦的,看,我才干了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心里还是心花怒放的。
割完稻谷后,就要把稻谷从稻秆上打下来,看,周伯伯开始教我们用打谷机打稻谷了。先是把稻谷拿好在手上,再用脚将打谷机的轮子踩转起来,将稻谷放进转起来的打谷机里打,“唰唰唰”,一把稻谷就打好了。接着就是打第二把、第三把……
在打谷的热情还没消失殆尽时,制作稻草人这个主意又让大家的心情像一壶烧开的水一样,激动得快要溢出来。我们拿着木棍和刚刚打完稻谷的稻草,开始制作属于我们的稻草人。虽然是第一次扎稻草人,没有经验,我们心里的热情却一直未减。不一会儿,一个摇摇欲坠、标新立异的稻草人就做好了,大家看着它都眉开眼笑、兴奋极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次活动也在大家的欢笑中结束了。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体会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农民伯伯们的辛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让我们一起对农民伯伯们说声:“你们辛苦了!”
点评:小作者笔下的研学体验活动真是快乐又有意义,又是割稻谷来又是脱粒稻谷,还有扎稻草人。一个个“小农民”忙碌于田间地头的火热场景跃然纸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上午的“我是农民”体 验,给了小作者深深的人生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民很辛劳,粮食来之不易等等,结尾对农民伯伯的那一声“你们辛苦了”就是小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流露。如此文思泉涌,皆源于其对生活的用心体验,正所谓“作文如做人,心诚则情深”。(指导老师:李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