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高位嫁接——记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1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的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现代化厂区,管道纵横交错、整齐的厂房、繁忙的流水线……无不彰显着企业的勃勃生机。走进生产监控室里,只见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密切监视各数据运行状态,确保数据运行高效、稳定、可靠。
从单一的酒精产品增加至20多种,从一个“单一酒精产品”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生物化工、港口码头、船队、物流车队等于一体的大型公司,销售收入从几百万元发展到26亿元……从2005年成立至今,广西金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大变局中不断探寻发展新路径,切入新领域,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努力实现传统产业与新产业、新经济、新技术高位嫁接。近日,该公司获评为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木薯为主要原料生产乙醇及深加工系列生物质能源及其相关生物化工产品为主的民营企业,采用生物发酵技术,注重产品质量,沿着生物乙醇加工方向,研发出醋酸乙酯、食用酒精、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等2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该化工领域的产品系列化和产业链。“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许多环节和工作的综合反映。”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克说。
2021年,该公司在全厂范围内推行“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责任到车间、到部门,有执行单位,有监督单位,以考评办法、考核指标、结果处理三个方面力求实现公司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严格化、长期化。考评组对相关生产全过程,风险点,关键控制点,每天检查,每周进行考评,每月总结,检查考评不符合项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每月总结持续改进。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公司至车间、车间至班组、班组至个人”层层考评的立体化、多层次企业质量考评体系,产品质量始终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断跃上了新台阶,吸引了更多国内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包括双汇、金锣、东古、美味鲜、加加、娃哈哈、亲亲食品、吉香居、李锦记等。在质量管理方面,针对工业产品和食品添加剂类产品,该公司设置了工业首席质量官以及食品安全质量总监,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全方位制定质量目标、确定监管举措,确保原料入厂入库无不合格品,成品出厂无不合格品。目前,该公司生产线共有17条,年产各类化工产品近36万吨,同时配套拥有物流船队、车队,散货、化工码头及18万吨原料仓库等,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华南地区,出口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土耳其等地。
得益于桂平市丰富的木薯资源优势,该公司坚持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推广良种木薯种植,和农户建立“订单种植”、实行保价收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木薯的积极性,促进地区木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依托地处“西江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每年可节约物流运输成本5000多万元。目前,木薯种植由2004年的10万亩扩大到如今的20多万亩,种植户由12万户发展到20多万户。2022年,公司购进了近10亿元的木薯,促进种植户平均增收达5000多元。
该公司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建厂以来共投入1亿多元用于环保项目,充分利用木薯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资源,发展了沼气发电、蛋白饲料、复合有机肥,如公司日产沼气超过10万立方米,可替代优质燃煤100多吨。通过环保项目的综合利用,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至0.49吨标煤,远低于全区1.0吨的水平,实现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使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70多吨、削减COD12.59万吨,也因此获得“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优胜奖”。
经过18年的发展,该公司不断壮大,销售收入从几百万元增加到26亿元,历年累计上缴各种税收超过12亿元。2022年公司工业总产值26.66亿元,上缴各项税金8172万元。2020年至今,先后荣获2022年广西企业100强、2022广西制造业企业100强、广西民营企业100强、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瞪羚企业等称号;已累计申请专利33项以上,授权15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其中5项专利进行了成果转化,并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